深远海工船养殖发展研讨会在青岛举行

发布日期:9月2日

2021年8月28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协同青岛国信集团组织的“深蓝渔业”技术创新工程专项——深远海工船养殖发展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会议旨在围绕深远海产业发展、养殖工船产业化工作进展,谋划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思路。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科技部农业农村司及青岛市的相关领导出席,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院士、中国工程院麦康森院士以及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等科研单位科学家参会。

001.jpg

002.jpg

与会领导和专家在奥帆中心码头登船考察了“国信101”号。

003.jpg

004.jpg

“国信101”是全球首制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的中试船。总吨位约3000吨,排水量约6800吨,设置3个280立方水体的养殖舱并配置附属养殖设施,模拟“国信1号”船载舱养环境开展海上鱼类养殖作业试验。在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专项“深蓝渔业”技术创新工程的支持下,以“建模式、试苗种、调工艺、测装备、稳运营”为目标,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蓝渔业联合实验室联合青岛国信集团的运营团队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科技人员,设计试验方案,编制操作规程,以大黄鱼为实验载体开展船载舱养试验。

005.jpg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庄志猛主持

006.jpg

国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辉致辞

007.jpg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所长徐皓作深远海养殖发展报告

008.jpg

国信集团副总经理董韶光介绍国信养殖工船产业发展情况

009.jpg

“国信101”于2020年11月6日下水开展养殖实验。项目团队克服了多重困难,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首次实现了大黄鱼的集约化高效养殖。平均养殖密度22kg/m3,成活率95%以上,月增重70-80g,进一步检验了舱养鱼类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目前,首批舱养大黄鱼已起捕,实验效果和市场反馈良好,工船舱养模式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印证。下一步计划通过多批次、多品种舱养实验及相关设备,结合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等海洋环境特征设计锚地转移最佳路线,优化实船验证的船载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010.jpg

近年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围绕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谋划和推动了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和深蓝渔业工程联合实验室建设,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作用,为发展壮大我国深蓝渔业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储备。  

青岛国信和中船集团等多家单位合资建设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全封闭游弋式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年底将完成舾装下水,明年3月底交付使用,该船也将成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011.png

未来10年内,国信集团将联合各方陆续投资建设30-50 艘养殖工船,形成总吨位突破500万吨规模的深远海养殖船队,年产海水鱼类30余万吨,产值突破15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 


来源:文化国信、Seawaymaritime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